查看原文
其他

拒绝被“足球宝贝”化:体育啊,你跟女性误会有点深

2017-10-25 罗宾何 橙雨伞



全球最赚钱的女运动员网球明星小威,收入仅是C罗的三分之一,甚至只勉强没掉出男性运动员财富榜的前五十名。


体育世界的性别不平等还不止如此,还有针对女主播甚至女观众的性别偏见。


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女性天生不适合体育吗?这是否与“女性不适合科研”的逻辑相同:没有提供女性适合专注科研(体育行业)的社会环境,使女性在科研(体育)领域承受比男性更大的压力,导致人才外流或表现不佳,因此又反过来定义女性不适合科研(体育)。


看不到你的球,只看得到你的脸?



近期,体育世界有不少关于女性的新闻:9月10日,中国U19女足国家队以8:0的战绩大胜伊朗。10月初,征战CUBA的女篮球员亓浩因担任裁判而走红,被称为“中国最美篮球女裁判”。

 

百度搜索“亓浩”出现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9月10日这场比赛里,伊朗女足运动员是带着严严实实的头巾上场的。这折射出一个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女性参与体育活动的自由仍受着不同程度的限制。

 

虽然我们可以庆幸中国的女足姑娘不必因头巾影响射门,但当目光转向占据热搜榜的女性体育从业人员,我们总能发现,她们中很多人走红的原因往往源于“颜值”——无论是执法球赛的亓浩、女排队长惠若琪,抑或是九球天后潘晓婷。


延伸阅读:90后女学者成为浙大最年轻博导,你却只会夸她“美女”?

 

对于运动员来说最重要的评价标准本应是赛场表现,但当大众评价女运动员时,相比“素颜女神”“最美女运动员”等花边,成绩往往倒变成了锦上添花的加分项。而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女运动员的名字时,粗俗涉性词汇也在关联搜索屡见不鲜。

 


对此,体育场上的女性已经发出了不满的声音——说明这不只是无可厚非的现象,更反映了性别不平等的深刻问题。

 

“踢球从来就不靠脸,你就算长得再漂亮但上不了场只能做花瓶你就是loser!”这是被报道为女足高圆圆的国脚李佳悦的反驳。

 

我们之所以争取性别平等,是为了使不同性别能自由拥有同样的选择,在做选择时能获得平等的对待,而不是当女运动员在竞技场发挥不逊于男性的拼搏精神时,记者的报道总关注性感深V、大长腿,仿佛女性拿的MVP就不值一提。

 

当然,体育领域中的性别问题,更不止于此。

 

体育世界距离同工同酬还很远


女运动员的收入在全球范围内低于男运动员:这在整个体育世界内纵向比较是如此,如全球最赚钱的女运动员网球明星小威,收入仅是最赚钱的男足运动员C罗的三分之一,甚至只勉强没掉出男性运动员财富榜的前五十名。


在同一领域内横向比较也是如此:最高成绩拿过世界杯亚军的女足国脚月薪几千,鲁能、恒大的男足运动员们拿着上百万的年薪,更别提男足的转会费最高能破亿,转会费排行榜前十没有一个女性。

 

美国女子职业网球运动员塞雷娜·威廉姆斯(小威)


即便是2015年女足世界杯年,薪水最高的国脚也只有40万人民币左右——“这还是到韩国留洋后提高的。”(乐视体育-《年度盘点之女足:球员收入增长贫富加大基数堪忧》)经过调薪后,如今国脚最高能达到的数额也“仅相当于国内中超中下游球队替补球员的薪水”。

 

的确,在我们所存在的当下世界,女性体育从业人员获得的机会仍然匮乏,刻板印象仍坚固,体育市场上的女性消费者也仍然受到长期的忽视。


女性运动员的玻璃天花板与被娱乐的女主播

 

竞技体育肇始,大门对于女性是关闭的。1896年,顾拜旦在雅典复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时,明确反对女性参与奥林匹克运动会,并视女性参与为“没有实际操作性、无趣、反审美并且不正确的” 。

 

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女性主义运动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浪潮,女性在竞技体育的参与度不断提升——但当下,女运动员仍犹如置身玻璃天花板之下,充斥着各种看得见看不见的限制。

 

2015年伦敦马拉松,博得众多媒体头条的是女选手基兰·甘地(Kiran Gandhi)运动裤被经血染红的图片:认为“恶心”的回复排山倒海。


女性克服生理期的不适尽力拼搏的精神竟仍逊色于月经羞耻,对此,基兰·甘地讽刺道,“生理期就是,你自己在流着血却先要让别人觉得舒服的日子。”

 

基兰·甘地


在女性运动员之外,裁判、教练员与体育主播等体育从业人员,也常处于刻板性别印象的压力之中——人们关注的焦点并不集中于其职业水平,却以戏谑的目光边缘化、娱乐化其职业身份,以恶意凝视之。

 

主持人刘语熙在主持《我爱世界杯》期间因“穿哪个队的球衣哪队就输”的巧合爆红,但让我们看看被谑称为“乌贼刘”的刘语熙的推荐词条吧:热裤、丝袜、比基尼……哪一条关乎主持工作本身?

 


如果你没认为这是个问题,反过来观察观察吧:如果是一个男主持人,人们可能会骂他的解说不够中立客观,他的主持节奏拖沓。同样是央视主持人,即使刘建宏被评价业务水平有限,总是“莫名其妙亢奋容易引起观众疲劳”,即使段暄被诟病解说过于抒情——这些消极评价至少是关乎专业领域的讨论。

 

而对女主持人呢?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她漂不漂亮,而没觉得“专业”是衡量她工作的标准。主播室里如果有男有女,大家便默认男性负责提供专业的视角,女性代表颜值和活跃气氛。

 

在这样的语境下,媒体为了点击率而取悦眼球,观众流着鼻血窥视和狂欢,甚至某些女性从业者也因失去提升专业素质的动力和市场需求,加入了自我炒作行列。

 

最终,女性体育从业人员的专业形象还未建立,便堙没于一地鸡毛之中,留下的仍只有“体育宝贝”的空洞幻想。

 

这与这几天炒热的浙大教授认为“女性不适合科研”的逻辑异曲同工:没有提供女性适合专注科研(体育行业)的社会环境,使女性在科研(体育)领域承受比男性更大的压力,导致人才外流或表现不佳,因此又反过来定义女性不适合科研(体育)

 

——更不用说这是对顶住种种压力继续努力,最终表现仍超过男性的女性更大的侮辱与不公。

 

鸡生蛋,蛋生鸡,性别偏见如此更加固化、恶化。

 

除了性别偏见这样的隐形伤害,相较于男性运动员而言,女运动员的收入在全球范围内普遍较低,则是着着实实在在的天花板。

 

女运动员收入低的背后,是在资本看来女运动员的商业价值远远低于男性——想想吧,除了小威、莎拉波娃和李娜之外,你还能记得几个成为了“巨星”的女性体育明星呢?

 

中国女子网球名将李娜


也许有人会说,女性的竞技水平本来就比男性低,没人关注、没人投代言也是自然的。

 

其实,这个逻辑颠倒了因果。

 

从生理角度上说,女性的睾酮含量比男性低是自然差距,这也导致了女性在体育领域主流衡量指标(如力量、爆发力)方面的表现低于男性。观众认为“不够有力”的比赛不够有“观赏性”,比如女足的竞技水平不如男足高。而资本总流向回报率高的地方,市场小了自然收入低。

 

关键是,什么定义了竞技水平(观赏性)?

 

我们发现,市场规模最大、商业化程度最高的领域比如三大球,定义竞技水平(观赏性)的是“力量”,是“对抗”,是“健壮”。

 

然而,不是因为力量天生等于美感,而是因为我们“觉得”力量=美。这时候,因为男性“恰好”力量强,我们便“觉得”男足比赛比女足更“好看”。


我们为什么觉得力量等于美?

 

因为在以性别为标准进行劳动分工的早期社会,人们发现有更多能干体力活的人的社群有更大的机会活下来。所以我们开始崇尚力量,而男性“恰好”就是有力量的、能干体力活的群体。从这个时候开始,力量慢慢和“优”、和“美”画上了等号。这样的模式慢慢演化成了制度,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男权制度”。

 

延伸到体育领域,就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现象:三大球之所以成为三“大”球,不是因为它体现出的力量美本身比冰球、花样滑冰展现的技巧美或艺术体操展现的柔韧美更美,而是因为我们“觉得”力量美是“最美”的。


女司机长时间背负的污名化也是力量美第一的体现。坊间提到女司机,就是笨拙、开车慢、不会倒车。但数据显示,女司机的驾驶安全率远远高于男司机,重大交通事件几乎全为男性制造。这时候我们不得不反问:开车的第一要义不是安全吗?为什么要执着于快、猛、飙车呢?这不得不说又是男权审美的另一表现了。

 

2016里约奥运会上的中国女排


在现代社会,能“活下来”不再只依靠力量了,“力量=优”这个等式被动摇。但是在体育领域,我们基于性别差异构筑出了单一审美体系,“力量=美”这个等式仍一统江湖。

 

在这样下去会带来什么呢?男女性的力量差距本身就是无法消除的,如果我们永远以力量为衡量运动观赏性的唯一指标,就会得出极端的结论:拼体力?女性在这一点上永远比不过男性。所以,女性体育运动员的收入“理所应当”低于男性吗?


那还看什么体育比赛呢,直接看黑帮打架就行了。体育的技巧、智识、技巧之美,其中展现的人性光辉,都不必体现了,大家一起关闭体育频道回到疯狂原始人吧。

 

把性别差异作为权利差别的基础是不合理的。我们说男女平等,不是要消除生理差距,不是这样地试图证明女性的力量也能达到男性的水平。而是转变观念,从力量至上的单一审美到对多样性的欣赏。

 

这样,因为缺乏所谓的对抗性而导致市场规模小的运动项目(女性在这些项目中往往取得瞩目成就)也能获得更多关注及更好的发展。


致体育市场:你对女性用户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以“真实的故事讲述和报道迎合女性用户”为理念的体育媒体The Relish创始人坦言“(体育产品研发和营销方面)绝大多数的讨论集中于男性粉丝,女性粉丝是体育市场中最大的,也是最被忽视的群体”(懒熊体育—《为女性用户重构体育社交媒体:对话The Relish创始人阿什莉·威灵顿·法赫》)

 

实际上,就中国而言,体育相关领域产品的营销环节,或者说整个体育市场对女性用户的画像,都与现实有着一定出入——以“贩卖性幻想”盖棺定论恐怕过于极端,但显而易见的是,许多产品的设计思路仍是基于男性的想象或长期的刻板印象而对女用户做出预设的。

 

以互联网行业为例,UGC产品懂球帝开辟“懂球妹”圈子,固然为女性用户提供发声阵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体育领域“女球迷失语”的情况,但与此同时,讨论球赛不多,引导女性发布照片、讨论女性球迷颜值身材则多见。而PGC产品如网易体育、新浪体育,则常以球星女友、美女球迷为噱头打“擦边球”。

 

有态度的体育门户”网易体育10月8日文章

《中超"恶人"到场观战中国赛 性感娇妻比他更抢镜》


此外,不少媒体报道以及独立第三方研究机构所作的行业洞察对于女性的理解也差强人意。

 

如艾瑞咨询所作《中国互联网体育用户洞察报告》(2016)指出,娱乐八卦氛围是女性的“天性需求”,并以此刻板印象为逻辑前提来解释“女性对于评论互动、解说、自制节目和周边内容有更多注意力”的原因。

 


具有影响力的媒体和咨询机构的意见是投资者、消费者及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重要决策来源,可带着有色眼镜的“洞察”,能为行业发展带来多少引导和突破呢?

 

体育课上的选择:散打和体操,哪个是“女孩子的运动”?

 

说完竞技体育与体育市场,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日常生活,仍能随时感受到对女性的各种束缚。由于对“女性气质”的过分强调,“运动员(运动者)”身份和“女性”身份似乎是完全对立的。

 

女孩在选择足球、篮球、散打等有较强对抗性的体育运动时往往犹豫再三:这“会使小腿变粗”,而“肌肉女”、“女汉子”在主流审美乃至婚恋市场中并不受待见:有些女孩甚至因“害怕长肌肉”而拒绝任何运动,唯恐损伤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女神人设”。

 

但与此同时,这其实也限制了男性的选择:那些喜爱健美操的男孩的兴趣怎么办?他们正因恐惧被称为“娘炮”而失去尝试的机会。

 

近年来,包括耐克在内的品牌已经开始专攻女性市场,女性的体育参与度不断提升,体育明星的正面报道也逐渐增多。无论是对于女性运动员以及其他体育从业者的刻板印象、歧视或其他不平等待遇,还是体育市场对女性用户需求的长期忽视,这些问题均业已得到一定关注,但——仍然不够。


笔者的朋友曾经去北京某著名购物中心的篮球运动旗舰店购物,惊异地发现,竟然没有任何关于女性的篮球产品。球鞋、衣物……都没有。

 

耐克系列广告之跨栏的运动员


我们仍能看到女性运动员退役的制度保障不健全带来人才储备不足,或者国际赛事中某些项目仍排斥女性参与等问题。

 

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没有取得重视与突破,女性参与体育的平等权利既无法获得真正保障。所谓的奥林匹克精神——“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也无从谈起。

 

作者


罗宾何

法学背景,互联网行业,关注性别平等及儿童权益保护的写作者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


90后女学者成为浙大最年轻博导,你却只会夸她“美女”?


看星爸星妈如何插手儿女婚恋:张继科被"1米68"逼成单身汪


我们的前实习生在LSE的课堂上分享了她的实习经历


内容经过编辑,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